先加好友
719025432
井冈山旅游基本不用爬山!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井冈山也因此被誉为“共和国的奠基石”。
1、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山上较冷,需带些防寒衣物;山上气候潮湿,衣物不易干,应多带些换洗衣物。
2、井冈山景区公路好,但上下山公路弯道多,应备些晕车药;还需准备一些预防感冒、水土不服、扭伤药物。
3、爬山时应穿软底胶鞋或运动鞋;山上辐射较强,要注意防晒。
4、山上的山货很贵,最好在市里买,比山上便宜一半以上;市里有条街专卖山货,那些东西多半都是农民自家种的。
1、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山上较冷,需带些防寒衣物;山上气候潮湿,衣物不易干,应多带些换洗衣物。
2、井冈山景区公路好,但上下山公路弯道多,应备些晕车药;还需准备一些预防感冒、水土不服、扭伤药物。
3、爬山时应穿软底胶鞋或运动鞋;山上辐射较强,要注意防晒。
4、山上的山货很贵,最好在市里买,比山上便宜一半以上;市里有条街专卖山货,那些东西多半都是农民自家种的。
算你问对人了,我去年骑摩托车去过天堂寨。有两条路线,如下:
1:合肥经开区金寨路----合安路----到舒城后向右走----毛他坦厂方向-----霍山-----道士冲向右走----燕子河镇----天堂寨镇-----天堂寨大门-----天堂寨山脚下。
2:合肥高新区合六路----六安,过六安火车站然后你会看到有条到霍山的路----霍山----后面就相同了。
我骑车去的时候是走第二条路线,回来的时候是走第一条路线,六安到霍山的公路比舒城到霍山的公路环境要好,车很少,无灰尘。你可以在天堂寨镇找好住的地方再去大门买票游玩,住宿不贵,标间100左右。或者在大门口和山脚下都有宾馆,不过相对贵点。上山从右边山,从左边下,这样有看头。我02年的时候也去过一次,那是和公司一起去的,现在开发的比以前好些了,不过比起其他的景点就多了些原始的味道,在你爬山的时候是要手脚并用的,哈哈!!!如有不清楚的再问我吧。
1420米。
1、回龙山海拔1420米,回龙山山势奇特,为三面峭崖一面坡,因山势如游龙之纡回蜿蜒,因而得名。回龙望日,为湘南之奇景。山顶有一古寺庙和望天台,由片石磊砌而成,古寺庙处有一残缺石匾“古南岳回龙山”字样;寺庙座北朝南。
2、回龙山全景区地形为三面峭崖一面坡,四周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南与东江湖旅游区遥相呼应,东与炎帝陵、井冈山紧密相连,北与南岳相望,西与飞天山、苏仙岭相接。景区内自然景点150多个,古文化旧址120多处,聚居着瑶族居民。
3、回龙观日出,更是胜过衡山之日出,为湘南之奇景。四周山青水秀,景色迷人。南与东江湖旅游区相邻,东与炎帝陵遥相呼应,北与南岳相望,西与飞天山、苏仙岭相接。景区内自然景点150多个,古文化旧址120多处,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登山观光敬香。
井冈山抗战故事
朱德的扁担
要守住井冈山,粉碎敌人的围攻,除了构筑工事、练兵以外,还有一宗大事就是储备粮食。可是井冈山上产粮很少,供给山上的群众还不够,部队的吃粮、存粮,都靠下山打土豪,把筹到的粮食挑上山来。因此在井冈山上的那些日子,“挑谷上坳”便成了我们的一项经常工作。
从井冈山上到山下宁冈的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路,山又高,路又陡,着实难走。每到运粮的那天,我们天一亮就出发,赶到装粮的地点,有的用箩筐担,有的用口袋背。用具不够,有的同志索性就脱下条裤子,把裤腿扎紧,满满地装上两裤腿,往肩上一搭。这样挑的挑、背的背,翻山过坳,直到天黑才回山。
那年,朱德同志已经四十多岁了,他也跟大家一道去。他穿着双草鞋,戴顶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米,和战士们一道爬山。大家看到朱军长整夜整夜地计划作战的大事,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又讲他不过,只好把他那根扁担偷去藏起来。本来,藏扁担的同志以为这样一来朱军长就可以休息了。哪知道朱军长却另找来了一根扁担,并且用柴刀把扁担削平一块,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从此,他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同志们挑米的劲头也更高了。同志们还编出了这样一首歌子:“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合力,粉碎敌人‘围剿’。”每当挑米爬山爬累了的时候,大家就用这歌子互相鼓励。
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教育着全军每一个人,更激发了同志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朱德的扁担”
要守住井冈山,粉碎敌人的围攻,除了构筑工事、练兵以外,还有一宗大事就是储备粮食。可是井冈山上产粮很少,供给山上的群众还不够,部队的吃粮、存粮,都靠下山打土豪,把筹到的粮食挑上山来。因此在井冈山上的那些日子,“挑谷上坳”便成了我们的一项经常工作。
从井冈山上到山下宁冈的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路,山又高,路又陡,着实难走。每到运粮的那天,我们天一亮就出发,赶到装粮的地点,有的用箩筐担,有的用口袋背。用具不够,有的同志索性就脱下条裤子,把裤腿扎紧,满满地装上两裤腿,往肩上一搭。这样挑的挑、背的背,翻山过坳,直到天黑才回山。
那年,朱德同志已经四十多岁了,他也跟大家一道去。他穿着双草鞋,戴顶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米,和战士们一道爬山。大家看到朱军长整夜整夜地计划作战的大事,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又讲他不过,只好把他那根扁担偷去藏起来。本来,藏扁担的同志以为这样一来朱军长就可以休息了。哪知道朱军长却另找来了一根扁担,并且用柴刀把扁担削平一块,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从此,他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同志们挑米的劲头也更高了。同志们还编出了这样一首歌子:“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合力,粉碎敌人‘围剿’。”每当挑米爬山爬累了的时候,大家就用这歌子互相鼓励。
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教育着全军每一个人,更激发了同志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井冈山旅游导游讲解必不可少,井冈山路线规划/导游安排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