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加好友
719025432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被葬送,中国的大革命遭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发展革命力量。1927年8月,由共产党领导的一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的农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秋收起义,并组成了工农革命军。
为了聚集力量,保存革命的火种,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了井冈山,准备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什么要选择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呢?原来,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距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也比较远,而且湘赣两省军阀之间又存在矛盾,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力量比较薄弱。
同时,湘赣边界各县在大革命时期曾经建立过共产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所以群众基础比较好。而且,这些地区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便于部队筹款筹粮。此外,原来驻扎在这里的袁文才、王佐率领的部队,虽然属于旧式农民武装的性质,但他们愿意同工农革命联合。经过慎重的考虑,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决定就在井冈山安营扎寨。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一部分部队转战到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工农革命军到井冈山后,首先恢复和重建了周围的地方党组织,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毛泽东认识到,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的支持,工农革命军就难以立足。
为了加强军民关系,毛泽东为军队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改为“八项注意”)。1928年5月,湘赣边工农民主政府在井冈山成立,标志着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因此,井冈山也被称为“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遭受失败后的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路,这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国民党军对苏区红军进行了几次围剿1928年上半年,江西国民党军先后4次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动“围剿”。井冈山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在革命根据地赤卫队配合及广大群众支援下,运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赣军的“围剿”,巩固和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战争。
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1师实施战略退却,进军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打土豪、分田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时,正值国民党新军阀李宗仁对唐生智的战争爆发,毛泽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领导工农革命军于11月和翌年1月,先后进占了茶陵、遂川,建立了两县共产党的组织和工农兵政府及其领导下的赤卫队武装。
毛泽东为工农革命军规定了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制定了 “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的三大纪律和“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的六项注意。毛泽东还在总结工农革命军和万安县暴动农民军开展游击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