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 旅游问答
品读 | 在井冈山的怀抱里

旅游问答2020-07-09 17:06 来源:网络 作者:秩名

更多旅游问答

品读 | 在井冈山的怀抱里

关于井冈山旅游攻略的图片

作者:薛文献 孟昭丽 易艳刚

来源:《品读》2019年第7期

得知要去井冈山的消息,激动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井冈山,不是风景最美的山,但从来没有一座山,在我们的心中如此美好。井冈山,不是海拔最高的山,但从来没有一座山,在我们的心中如此巍峨。

对井冈山的牵挂,源自年少时代的纯真印记——《八角楼上的灯光》《朱德的扁担》《井冈翠竹》。一篇篇载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让我们对井冈山充满景仰。

终于启程了。清晨,我们坐上南下的高铁,离开北京,在穿越大半个中国后,傍晚即到了井冈山腹地——茨坪。

春天的井冈山,青山苍翠,万木葱茏,山间、树丛、溪边,一朵朵怒放的杜鹃花,绚烂缤纷。

在井冈山的4天时间里,我们怀着朝圣的心、还愿的心,瞻仰英雄的遗迹,理解先辈的悲喜,倾听历史的回声。

“八角楼上的灯光”

茅坪,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也是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指挥中心。

红军后方留守处、医院、被服厂等,也设立在这里。

一座座旧址中,“茅坪毛泽东同志旧居”最受关注。

这是一座砖石砌成的院落,四周是成片的竹林。

排了好久的队,我们终于进入旧居内部,空间逼仄,光线昏暗。在正屋的后面,有一个小阁楼。

穿过窄木梯,我们来到阁楼上。这里只有两个小房间:外间起居,里间是卧室——这就是毛主席当年生活过的地方。

卧室是当地传统民居,房顶上是八角形的天窗——八角楼由此得名。

过去梦想了多少遍的八角楼,第一次立体地呈现在眼前。

靠墙的窗户边上,摆放着一张书桌,桌上摆着造型古朴的一盏黑色油灯。

看到这盏灯,记忆瞬间奔涌——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小小油灯,灯光微弱,但它能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中国革命胜利前行的道路。

这油灯,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卓绝、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见证。

几十年来,一批批共产党人来到这里,在油灯前驻足沉思。

站在油灯前,我们再次重温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朱德的扁担”

春雨濛濛,大雾茫茫。

大巴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把我们带到了著名的“黄洋界哨口”。

黄洋界,是拱卫井冈山根据地的五大哨口之一,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91年前,就是在这里,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与数倍之敌激战一整天,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特别是借助唯一一发打出去的迫击炮弹的威力,将敌人击溃。

哨口下方,就是著名的“挑粮小道”。

1928年冬天,为了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解决根据地军民的吃粮问题, 大批红军挑粮上山,成了当时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挑粮小道连接的是宁冈的茅坪和茨坪,足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十分难走。战士们早上下山,晚上上山,肩挑背驮,在较短时间将30万斤粮食运上井冈山,创造了奇迹。

这天的我们,身着红军服,头戴斗笠,腰扎皮带,手持竹竿,沿陡峭、狭窄的山路下行,重走挑粮小道。

雨越下越大,人们只好把雨披穿在身上。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原计划要走7公里的山路,最后只走了一小段,就折返上山。

短短的一段路,没有负重的我们,竟然走得气喘吁吁,腿脚发软。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

热门推荐

  • 井冈山一日游 经典线路一

    ★★★★★

    详情
  • 2023年最新井冈山红色培训4日课程安排

    ★★★★★

    详情

Tags标签云

联系方式

  • 地址: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
  • 免费热线:0796-12345
  • 手机:19870301361
  • 邮箱:coco@jgsvip.cn(将#换成@)
  • 邮编:343600

网站声明

  • 我们是一家非营利性公益网站,致力于推广井冈山旅游资源并为游客提供全面、便捷的旅游信息的咨询和帮助服务等。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我们会尽力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但不对观点和真实性负责。如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祝愿:井冈山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服务热线

19870301361

旅游避坑

攻略帮助

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