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加好友
719025432
井冈山茨坪东山脚下,波光粼粼的挹翠湖对面,有一处革命旧址群。除了毛泽东同志旧居之外,中共井冈山前委、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及红四军军部、军官教导队、军械处、公卖处等重要机构均设在这里。其中,毛泽东亲手创建的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处,是我军成立最早的“红军武装部”,也是井冈山市人武部的前身。
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刚刚成立,就在政府内设立了防务处。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深入,同年7月,在防务处的基础上又组建了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1928年,黄洋界保卫战打响。井冈山军民在红军主力在外、敌军大举来犯的不利形势下,一举击溃来犯敌军,创造了土地革命战争中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修筑五大哨口工事,是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的工作之一。
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成立后,经常召开根据地内各县负责人的联防会议,布置检查各地的防务工作,组织根据地各县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站岗、放哨,检查进出根据地人员的路条,严防敌人暗探搞破坏活动;动员各县暴动队、赤卫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在根据地建立递步哨,负责通信联络;动员群众筹备军需物资,修筑哨口工事,储备军粮,建设红军医院,筹建造币厂、被服厂、硝盐厂,还定期调派人员守卫五大哨口等。防务委员会为根据地的安全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90多年过去了,诞生于烽火岁月中的井冈山市人武部,一直保持本色不变,将红色基因根植于部队血脉中,忠诚履行国防动员新使命,争做新时代红军传人。“关键时刻冲得上、能打仗、打胜仗……”井冈山市人武部部长龚利军告诉记者,他们以强军备战为第一要务,全面实现国防动员智慧化、战场对接数字化、训练中心信息化、为新质民兵队伍练兵备战奠定胜战之基,锻造了一支“井冈民兵”战斗队。八面山救援、拿山救火……近年来,井冈山市人武部先后完成应急任务20余起,安全转移群众1300余人次,完成的61次急难险重任务被写入当地地方志。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随处可见井冈山市人武部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先后帮助5个贫困村脱贫,而今又启动了军地合力开展“五联五助”乡村振兴活动,精心打造了菌草香菇生产基地、沙滩荒地鳗鱼基地、井冈蜜柚基地、绿苑农业生产基地等,用一项又一项帮扶举措,助力井冈山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在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履行好练兵备战任务的同时,持续支援革命老区发展。”井冈山市人武部政委赵虎介绍。
这一切,井冈山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像当年支援红军那样,送子参军空前踊跃。井冈山市人武部实现了连续61年无责任退兵,打造了征兵工作中响当当的“井冈品牌”。